近年來,數字經濟已經上升為國家戰略,成為拉動我國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是產業轉型升級的重大突破口。為深入貫徹國家數字經濟發展戰略及安徽省委、省政府“數字江淮”建設,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與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合肥高新區管委會攜手中軟國際解放號于2019年5月17日在合肥成功舉辦了“ 數字江淮 數智高新—2019大數據與人工智能產業論壇”。邀請了國內外行業組織、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專業科研院所等,就焦點問題進行深入分析與廣泛討論。
目前合肥高新區計劃打造成為全球創新創業網絡核心樞紐。會上,合肥高新區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劉亮亮介紹了合肥高新區將建設成為全球原創科技和產業的重要策源地。合肥是我國主要的創新名城之一,在新京報智慧城市高層論壇上發布的“中國智慧城市潛力榜”中,合肥躋身中國城市潛力十強。而合肥高新區是創新型國家建設的戰略支點和合肥建設“大湖名城 創新高地”的主要載體。
為加快推進大數據與人工智能產業發展,發掘產業發展新機遇,賦能區域企業轉型升級。劉亮亮表示,合肥高新區將堅持高舉創新火炬建設世界一流高科技園區的目標,采用八大手段,原始創新“策源地”、產業創新“大平臺”、新興產業“聚變器”、雙創載體“全鏈條”、金融服務“生態圈”、人才智力“蓄水池”、政策導向“精準度”和創新服務“智慧化”,助力合肥高新區集聚數萬家科技企業,為高新區發展數字經濟打下扎實的產業基礎。
隨著大數據、人工智能技術研究的不斷深化,其正在逐漸成為新一輪技術變革的核心。德國國家科學院工程院院士、同濟大學教授Otthein Herzog介紹了大數據與人工智能技術在工業領域的應用。其中,他重點介紹了一項應用案例:預防性質量管理。通過集成數據并生成預測質量模型的方法,使得在生產過程前就可預測產品質量,結果決策樹的預測準確率約為85%,通過更新數據庫進行持續學習,并使用當前數據重復運行分析,可逐漸提高預測準確率。
面對目前火熱的AI,華為則有自己獨到的理解,華為EI解決方案首席科學家張松表示,目前他們正在做EI。EI是什么?“行業+AI”便是EI最簡單的闡釋。張松現場向與會者分享了:AI與實體產業發展、AI與民生發展、如何幫助開發者獲得AI,這三個維度的深度思考和總結,讓各行各業與人工智能能夠打破壁壘,無縫銜接,相互融合出新的產物,推進各行各業走向“智慧”之路。
科大訊飛高級副總裁胡戈寧提出,AI+時代,應用才是硬道理,采用“平臺+賽道”發展戰略,推進人工智能產業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打造AI+教育,AI+醫療,AI+政法,AI+政務等AI+生態體系,用人工智能建設數字江淮、數智高新。
人工智能和大數據對過往產業模式進行重構,我們要把握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融合發展的契機,以信息化、智能化為杠桿培育新動能。要突出先導性和支柱性,優先培育和大力發展一批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構建產業體系新支柱。
大數據、人工智能時代的到來,帶給合肥乃至安徽的機遇是什么,以及如何助力其數字經濟發展?AIII上海人工智能產業研究院院長、國家人工智能標準總體組專家成員朱兆穎在論壇上分享了長三角一體化合作與AI產業機遇的看法,在他看來,把握科技趨勢以響應全球人工智能技術發展趨勢,支持長三角一體化,賦能AI產業生態建設發展和商業化,最終實現國際平臺上平等互利的開放協同合作為重中之重。
在數字經濟時代,如何通過人工智能、大數據技術賦能實體經濟,助推產業提質增效?中軟國際高級副總裁居琰在峰會上分享了基于中軟國際解放號的產業新生態來實現全域賦能。中軟國際解放號是面向軟件定制領域提供一個可信專業的軟件生態云平臺,建設成為數字經濟新生態的載體。
在人工智能方面,中軟國際與南京圖靈人工智能研究院共建解放號圖靈研究院,在數字城市、智能制造、金融技術等領域開展聯合創新;在大數據方面,中軟國際解放號與中國軟件行業協會共同搭建中國軟件產業大數據平臺,著力實現軟件產業的上下游進行有效對接,匯聚形成特色的軟件信息服務、創新創業產業集群,進而深度優化軟件產業結構。
此次峰會將推動現有創新資源的聯合,促進產業集群發展,全面助推傳統產業轉型升級,促進合肥高新區產業向數字化向智能化提升。